柯达Retina小传

转自:http://cliffx.lofter.com/post/285ab1_a3e8f4

小时候去照相馆拍照,那个古怪的木盒子和黑布底下的摄影师起初是让我害怕过一阵子。我怕他是俄国童话里神通广大的魔鬼,要用盒子勾了小孩的魂去。但相机上手风琴风箱一样的部件却让我着迷,印象中,父母的相机上可没有这条“蛇腹”。

后来知道那只是相机上的皮腔。时至今日,团长已经进军大幅,入了拥有一套迷人折叠皮腔的郭氏4×5相机。而我仍在35mm旁轴一线。2011年初,偶然撞见了柯达Retina IIIC相机,这台奇趣可爱的可换镜头35mm折叠旁轴相机自然就此被请进包中。

虽说柯达是美国的品牌,但Retina系列却都是德国制造,它的主创者—德国人August Nagel博士是1908年在斯图加特成立的Drexler & Nagel工房的创建者之一,后被并入同市的Contessa-Nettel公司。该公司在1926年成为新的蔡司-伊康公司的一份子,1927年他从蔡司辞职,设立了自己的相机厂(Dr. August Nagel Kamerawerk)。1931年,柯达公司买下了他的工厂,改名为Kodak A.G.,仍由Nagel本人负责管理。柯达看上的是Nagel的技术能力,工厂出品的相机皆刻有“Made by Kodak A.G. Dr. Nagel-Werk Stuttgart Germany”的铭文。这是一笔合算的买卖,日后Nagel证明了自己绝对让柯达的投资物超所值。为了在当时新兴35mm相机的市场上分一杯羹,柯达选择开发一种廉价、不可更换镜头的便携相机,以对抗蔡司和徕卡公司的高价产品。


Retina之父—August Nagel博士(1882-1943)

1934年,由Kodak A.G.工厂研制生产的柯达Retina相机推向市场。它相当简陋,没有联动测距装置,需要估焦拍摄,搭载德国施耐德公司的50/3.5 Xenar镜头,使用Compur镜间快门。不过由于结构简单,它在便携的基础上提供了较好的可靠性,市价为57美元又50美分,而同期徕卡和蔡司的可换镜头旁轴相机动辄便要价数百美元。但Retina的优势并不止于此,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柯达公司为Nagel的Retina相机准备的是其完善的一次性胶卷片盒—在当时的市场上,35mm胶卷和片盒是分开销售的,用户购买了胶卷盘片后,必须在暗室或暗袋里自己裁剪成合适的长度装进片盒里,拍完后再取出冲洗。虽说这样片盒可以重复使用,但换卷较为繁琐。

1932年,德国爱克发公司对此进行了改进,首创了胶卷预装进片盒的方式。而柯达公司在Retina相机问世时,同时也推出了成熟的预装片盒胶卷,这样拍完取片冲洗之后片盒便丢弃,相对于之前要在暗室更换的片盒,柯达的这个革命性产品称作“Daylight Loading Cartridge”,简称DLC;片幅为35mm,每张底片尺寸为24x36mm,这在柯达公司的标准中被称为135规格,后成为普及标准沿用至今。有了这一配套的利器,加上可靠又廉价的优势,Retina相机在商业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一年内销售出6万台之多,使得35mm相机真正地普及开来。过了两年,又推出了带联动测距的Retina II。


Helmut Nagel(1914-1996)

1937年,Nagel博士的儿子Helmut Nagel通过了埃斯林根县立机械工程学校的工程师考试,进入了父亲的工厂,但同年底就被陆军被抓了丁。二战爆发后,Kodak A.G.也被纳入战争机器,受命生产各类高射炮弹的延时引信(包括88毫米高炮的),但也被允许继续生产相机到1941年夏季为止。

1941年,Nagel博士的健康状况恶化,小Nagel才得以退伍回乡替父亲打理业务,逐步升任到生产主管。1943年10月,Nagel博士去世。12月,小Nagel被任命为工厂经理。

1944年初,皇家空军空袭斯图加特,Nagel的工厂也遭到轰炸。小Nagel很有远见,他预计德国将在不久后战败,为此他陆续准备了约40种相机设计草案和图纸,以便战败后可迅速拿出新产品来抢占市场。为了保密,他将这些图纸和价值180万帝国马克的光学玻璃材料与镜头备件转移到乌尔姆艾辛根的一处秘密掩体中进行研发。

1945年,美军在希特勒的最后一个生日之际开进了斯图加特,Nagel工厂停止了战时生产。同年7月,工厂便在小Nagel的主持下开始制造战后第一批Retina相机的组件。至于买家,他是不愁的—8月5日,美军向Nagel发出了战后第一批Retina相机的订单,以供应驻地小卖部的需求。1945年11月中旬,战后生产的第一批Retina I相机组装完成,尽管员工数量从战时的4000人减少到500人,但到了1946年元旦前后,Kodak A.G.已经供应出1500台相机。

到1948年,战后Retina相机的产量便达到了10万台,到1950年这个数字达到了25万台。


1930年,日本朝日新闻社的月刊杂志《朝日相机》上的Nagel相机广告,绘有Nagel工厂的宣传画和商标。广告词大意:“俺们Nagel相机,产品质量绝对有保证!Nagel博士那是Contessa-Nettel公司的技术尖子、管理能手。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咱Nagel博士摸爬滚打二十几年,如今到了1930年更是要锐意进取,玩儿的就是创新,干的就是标准,还不快来买!”

1951年,柯达推出了Retina IIa相机的改良型,将测距和取景窗口整合,采用扳手过片上弦(在徕卡M3问世前,这种过片扳手都被称为Retina式),使得拍摄更为便捷,这些革命性设计让它在折叠式旁轴市场继续大卖,销量超过11万台。又过了3年,1954年的科隆相机展上各大厂家纷纷发力,可谓群魔乱舞—徕卡M3横空出世,福伦达Vito B低调亮相,柯达也推出了Retina IIIc—一款可以更换镜头的折叠相机,虽说由于镜间快门的限制只能更换镜片前组,但也算是不小的创举。Retina IIIc分为搭载德国施耐德镜头和罗敦斯得镜头的两种型式,不同厂家的镜头因插口不同而无法互换,而且使用35mm和80mm镜头时需要安装外置取景器。它的过片扳手移到了机身右下方,右上部位安装了硒光测光表(后期生产的机身使用高敏硒光表),机身不再棱角分明而变得圆滑,尺寸比之前的Retina要大一些,在镜头座的折叠皮腔四周箍上了一圈金属罩,连皮套底部都有锃亮的钢制箍边。

Retina IIIc及IIIC可更换的施耐德镜头:

Schneider-Kreuznach Retina-Xenon C 50mm f/2 (6片4组双高斯)

Schneider-Kreuznach Retina-Longar-Xenon C 80mm f/4 (9片6组)

Schneider-Kreuznach Retina-Curtar-Xenon C 35mm f/4 或 f5.6(9片6组)

Retina IIIc及IIIC可更换罗敦斯得镜头:

Rodenstock Retina-Heligon C 50mm f/2

Rodenstock Retina-Longar-Heligon C 80mm f/4

Rodenstock Retina-Curtar-Heligon C 35mm f/4 或 f 5.6

Retina IIIc的产量达到了20万又9765台(1954-1957年间制造),到了1958年,柯达又推出了Retina折叠旁轴的压轴作品—Retina IIIC,也有人用“小c”和“大C”来区别Retina IIIc和IIIC(日本用户则以“小窗”、“大窗”来区分)。大C共生产了6万8千台(1958-1960年间制造),推出时市价175美元,比IIIc要低10美元。它采用IIIc后期以来的高敏硒光表,沿用了IIIc的Synchro-Compur镜间快门和两种镜头厂家、各提供3个焦段可换镜头前组的形式,取景器比IIIc的更大更明亮,内部有80mm、50mm和35mm的框线,尽管如此,使用广角和中焦镜头时和机身测距不联动,和IIIc一样仍需要使用机身底部的附加测距刻度表进行对比换算。

安装施耐德Retina-Curtar-Xenon C 50mm f/2标准镜头的Retina IIIC相机。

1977年,柯达公司用剩余的部件组装了125台Retina IIIC,赠给与公司业务有关的人士(用咱们熟悉的话来说,就是“特供”)。这批稀有的特供大C也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收藏品。

经过一番寻找,我终于锁定了一台品相良好的Retina IIIC,机身序列号51581,搭载施耐德Retina-Xenon C 50/2标准镜头,镜头序列号5-119-590,可换备件为Retina-Curtar-Xenon C35/5.6广角镜头。非常幸运地有了测试机器的机会。这台大C宽122mm,高85mm,镜头折叠进机身后仅厚47mm,镜头打开伸出时厚90mm。试用之后感觉这真是一款设计巧妙、做工精致、值得把玩的产品,别看尺寸不大,却是沉甸甸的,机身各部分电镀工艺精湛。设计方面厂家提供了许多令用户在便捷使用之余还可品味的机构:装卸胶卷的机关内有带齿卷轴和八角轮双重保障过片顺滑,不会出现Vito系列那样仅靠底片齿孔推轮、片基略薄便容易撕裂的缺点;同时,开启机身后盖的解锁按钮也巧妙地隐藏在底部的带把圆扣下,单指推开便可开盖,平时绝对保险不会误开;机身底部扳手圆短精悍,拇指扳动过片时声响厚实;Retina IIIC上最有意思的机关要数它的胶卷计数器了—和一般的从0到36计数器不同,它的计数是从36开始倒计,当胶卷计数到1,过片扳手就被锁住无法继续过片,提醒用户胶卷已经拍完,防止继续硬拽可能导致的底片断裂事故;此时按下机身底部被过片扳手弧形工件所抱拥的倒片钮,即可左手转盘联动倒片了。重新上片之前,右手食指按住上盖顶部的复位钮,拇指拨动上盖背部的归位键,直到指针指向一个菱形标志(0刻度),即可上片卷片;考虑到24张的片盒,计数器的指数24也是一个菱形标志,考虑十分周全。

皮腔镜头部位也有乾坤:镜头座折叠皮腔部位的金属罩优雅大方;快门速度转盘和光圈刻度转盘联动,但后者也可独立拨动,方便对照硒光表所测光值锁定光圈对应快门;Synchro-Compur镜间快门声音轻微,脆响沁人心脾,范围从B门到1/500秒。机震也非常轻微,方便手持慢门清晰成像;施耐德Xenon 50mm镜头单膜,光圈最大2,最小22;光值联动刻度盘中可选双制胶片速度备忘,配备乳白色挡光片供强光下测光用;对焦环上设有带防滑齿花的凸出部件,方便单指推动合焦,阻尼也很顺滑;而为了防止误伤镜头,需要将对焦环还原到无穷远、将镜头最大限度缩进后才可单手拇指食指按捏镜头座上下的两枚按钮来将镜头折叠收紧机身,若未还原到无穷远,这两枚按钮是按不下去的。


施耐德Retina-Curtar-Xenon C 35mm f5.6镜头。

取景测距方面,大C的特点就是大而明亮的取景器,内有35mm、50mm和80mm三个焦段的取景框线,舒适程度不输徕卡M3;虽然手上的机器已经50多岁,但经过适当的保养,黄斑依然清晰,配合震动极小的机身足以快速抓拍,弱光环境下合焦亦无任何不便之处。更换镜头只需扭下前组镜片,使用35mm或80mm镜头时,Retina的缺点也就显而易见了:由于只能更换镜头前组,广角和中焦镜头无法联动机身测距,必须在黄斑合焦后翻转机身,将机身测距所得读数与底部读数契合(广角为黑色箭头位,中焦为T字标志位),才是当前镜头的正确测距。抓拍时显然极不方便,我没有80mm镜头,而35mm镜头的测距一般可用机身测距x1.8换算,因此也可用镜头座上的景深标志来测距,当然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多用多学,掌握估焦的手法,毕竟这枚指甲盖大小的镜头最大光圈也只有5.6,收缩到8以上时在12英尺外已是没有问题;若被焦点更近,则估焦是最快捷的方式了。而且,换上35mm和80mm镜头时,是无法将镜头折叠收入机身的。

最后就连相机皮套都十分精良,油亮的红棕色牛皮套上盖和底部各箍有一圈锃亮的金属护条,十分漂亮。

据说,安装罗敦斯得Heligon镜头的Retina主要销往欧洲,流向二手市场的比例不大。因此罗头的小c和大C价格都比施耐德头的相应机型贵出一截,网上有色友实测,罗头确实在锐度上更胜一筹,而施耐德Xenon头层次丰富、色彩温润饱满,不愧为一代铭镜。这次扫街也顺带测试大C,与徕卡Summicron相比,Xenon头的反差小,在光比大的环境下成像也有保证,逆光拍摄的效果也比我预想的好很多。而奇妙的是,Retina的特点和优势也随着二手相机市场的起伏而延续到了现在:相对徕卡和蔡司旁轴在二手市场的价格居高,Retina的价格一直较低,像这次遇到的这套品相极好的一机二镜,售价也只不及一枚Summicron 50/2Rigid的一半。这是一台工艺精湛、适合把玩也能够出片干活的相机,其纯机械的结构和传奇的身世,使人回味无穷之时,加以适当的保养,它可成为你一起走尽人生道路的朋友。

给毒镜头投稿

给毒镜头投稿:

镜头测试样片的量还是太少了,如果大家有老镜头新镜头的测试照,使用心得、评测报告、以及您自己觉得满意的照片,都可以投稿给我们,我们可以在网站和公众号发布,您可以微信投稿或者点击上面的图片给我发邮件,内容为样片、您的介绍、个人介绍、器材简介等。希望大家能多给我们一些帮助和支持。(点击马上投稿>>>

毒镜头资料共享库



关注毒镜公众号获取毒镜头资料共享库网盘链接
如果失效大家给我留言,资源随时更新。


7 年 ago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